2025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日“重塑患者生命轨迹活动”日前在上海落幕。本次活动作为连接中国科学力量与全球研发的重要平台,聚焦慢性病与罕见病领域的早期科研突破与生态合作配资炒股在线,汇聚全球科学家、临床专家、产业领袖及创新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前沿科学议题与转化路径,旨在推动中国创新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本次为期四天的活动包括主旨论坛及十大分论坛,涵盖慢性病和罕见病领域的基础研究、药物早期发现、转化医学及多元合作,涉及心肌病、肾病、呼吸系统疾病、罕见病、风湿病等重要疾病领域,以及T细胞衔接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方向。
活动邀请超过六十位国内顶尖医学专家参与,钟南山院士、葛均波院士、沈南教授、关伟杰教授等在主旨论坛分享中国在呼吸、泛血管和自体免疫疾病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
中国在全球新药研发中的角色日益重要,特别是在新分子药物、AI应用及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方向取得进展。阿斯利康持续扩大在华布局,今年年初在北京建立全球第六个战略研发中心,与上海中心形成研发“双引擎”,彰显对中国科创实力的重视。中国的基础研究能力和临床资源为疾病生物学和创新药研发提供基础,阿斯利康将中国更早融入全球研发网络,目前中国研发管线项目与全球同步率达100%,与近500家医院开展逾160个临床项目,早期研发项目占比23%。中国团队已主导全球近20个临床试验项目。
展开剩余41%阿斯利康通过加强与临床专家、学术机构及行业协作,将本土科学洞见转化为创新协同。通过研发中国转化医学研究基金,已在肿瘤、慢性病和罕见病领域支持超十个基础研究项目。在慢性病领域,与多家中国机构合作推动转化医学研究,涵盖哮喘、慢阻肺、心肌病等疾病,拓展疾病机制理解,支持生物标志物探索。
科学指导体系不断完善,2023年成立中国呼吸转化医学研究委员会,2025年3月建立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罕见病的细胞治疗科学委员会,本次研发日还启动风湿病科学委员会,为临床研发与基础研究提供战略指引,完善从科研到临床的协同生态。
钟南山院士表示,中国在呼吸疾病等慢病领域积累丰富资源和经验,具有国际水平的疾病队列与生物样本库,可支持全球靶点发现和转化研究,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结合,参与全球协作。葛均波院士强调,基础研究是医药创新源头,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进步,通过高水平平台和人才培育形成科研优势,期待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全球研发提供中国经验。
本次研发日又启动慢性病和罕见病研发领域的中国博士后计划配资炒股在线,支持未来科学领袖,提供资金和学术指导,提升本土科研创新能力。
发布于:上海市优先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